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在吉林延边州考察革命老区光辉历史

2019/07/09  浏览量:     

在敦化寒葱岭抗联密营遗址考察

在敦化陈翰章烈士纪念馆考察

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纪实展考察

在安图县东满特委党团会议展览室考察

在安图县“德林”公园瞻仰民族老英雄王德林将军塑像

在珲春市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考察

  7月1日至3日,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副社长胡佳、副总编辑褚海艳、秘书长裴翔宇、编辑张林在延边州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高勇、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培英的陪同下,对延边州老区光辉历史进行了考察。

  为加强老区贫困县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增强老区贫困县脱贫针对性、有效性,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拟于2019年开发建设老区贫困县业务子系统,并委托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组织实施“老区贫困县信息采集加工服务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对105个老区深度贫困县革命历史情况、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及建设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数字化加工,为促进老区建设发展、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服务。根据项目总体安排,拟从105个老区深度贫困县及所涉及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促会指定相应信息采集员进行有关信息采集。为组织实施好信息采集工作,拟于2019年7月中旬在延边州对组织项目信息采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延边州革命老区光辉历史进行现场见学。对此,胡佳副社长一行先期到达延边州筹备培训工作,并对现场教学内容进行确定。

  高勇会长围绕延边革命老区光辉历史和近几年来全州老促会加强老区宣传,保护和利用革命遗址遗迹,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投入脱贫攻坚战,搞好“六大扶贫”,加强调研和自身建设,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向考察组一行作了介绍。

  之后,考察组先后赴敦化市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陈翰章烈士陵园、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纪实展:安图县东满特委党团会议展览室、民族老英雄王德林将军塑像;珲春市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和抗联密营遗址,敦化市政协副主席、敦化市老促会副会长刘亚维(主持工作)、秘书长王振侠、寒葱岭红色基地负责人李玉君向考察组介绍了有关情况: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位于寒葱岭红色旅游观光区,占地面积1,105平方米,建筑面积552.5平方米,布展面积870平方米,以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为主题,馆内布展包括“东北沦陷、奋起抗战;联军组建、共赴国难;血洒白山、英魂长存;侵华史料、铁证如山;密营遗址、民族记忆”5个部分。馆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史料和抗联遗物。展览馆以东北抗联重要人物、事件、战迹为线索,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了东北抗联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抗战遗物,再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将士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敦化革命老区是东北抗联重要策源地和活动地之一,现今的敦化市林业局寒葱岭林场区域,曾是国民救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第二路军打击日寇的重要游击根据地,留下大量的抗联密营遗迹。大蒲柴河夜袭战、寒葱岭伏击战等已成为东北抗联史上的经典战例。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陈翰章等抗日将领都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2016年10月,敦化市老促会、市林业局等部门联合邀请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世界二战史、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6名专家对寒葱岭密营遗址进行调研、考察、认证。随后,经专家多次论证后确认,寒葱岭抗联密营遗址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长期战斗和生活的重要核心区域,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完整、作战痕迹最清晰的核心遗址。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从建馆初期的策划到展馆内容的确定和完善,以及建设资金的筹措,州、市老促会都给予了大力支持。2018年,州老促会把该馆确定为“延边州革命老区精神教育基地”。2019年4月,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在寒葱岭密营遗址设立“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寒葱岭研究基地”。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的建设不断完善,现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并促进了“寒葱岭抗联密营文化”红色旅游的发展。

  在陈翰章烈士陵园,考察组一行认真聆听了解说员的讲解。陈翰章烈士陵园位于翰章村南处。陵园的大门上面由时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巴音朝鲁题记“陈翰章烈士陵园”7个大字。陵园占地面积17650平方米,设有停车场区、题词区、雕像区、纪念碑区、烈士墓区、绿化区等6个区域。进入陈翰章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翰章烈士的雕像和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左右两侧立有6座题字碑。陈翰章雕像高3米,雕像的下面是由树枝和树叶的图案做成的汉白玉永久性花圈。陈翰章烈士碑碑座4个方向各有一组27节台阶,寓意陈翰章将军27岁牺牲。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为雕像题词“陈翰章将军”;烈士碑上“陈翰章将军永垂不朽”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题词。碑身加碑座高19.13米,寓意陈翰章将军1913年出生。纪念碑下是一座展览馆,珍藏了百余件抗联战士遗物、战利品和珍贵照片,以声光图像等多种形式展示了陈翰章将军伟大的一生,记录了将军赤心爱国、投笔从戎、浴血沙场和荣归故里的百年传奇。墓志为原国防委员会委员周保中同志撰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工委委员修丹手书《陈翰章将军传略》。绕过纪念碑就是将军长眠的地方——将军墓。将军墓呈8面体,墓高6.14米,以此纪念将军的诞生日期。墓里的石棺存放着将军的遗骨,石棺雕刻着党徽和五星图案。

  陈翰章将军,满族,1913年生,吉林省敦化县人,杰出的抗日英雄,优秀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先后担任抗联第二军第五师师长、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等职。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率部转战于林海雪原和白山黑水之间,攻城克寨,屡建奇功。大沙河歼敌,借西风火烧荒芦苇塘,夜幕下巧渡牡丹江,指挥寒葱岭伏击战,击毙日军少将部队长松岛功勋卓著。1940年冬,在镜泊湖小

  湾沟与日寇激战中不幸牺牲,年仅27岁。残暴的日军将陈翰章将军的头颅割下,浸泡于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在“大陆科学院”。最终于2013年,陈翰章将军的头颅才被迎回故乡身首合葬。伴随着解说员低沉的声音,陈翰章将军投身革命的执着追求、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每一个瞻仰者肃然起敬。

  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纪实展,考察组一行观看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法,对中国军民大肆使用化学武器,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战争结束时,侵华日军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国土上,至今仍严重威胁和危害着中国有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展览用大量史实,揭露了侵华日军使用化学武器的滔天罪行,用铁的事实驳斥那些企图否认历史、掩盖历史罪行的言行,还原历史真相。同时向世人展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直接从事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工作的外交部等部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地方有关省市各级人民政府,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早日“还人民一片净土”,多年来默默无闻、不畏艰险、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消除“毒魔”做出的巨大贡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那样: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在安图县东满特委党团会议展览室,安图县老促会会长马革新、副会长李艳春、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庆昌、副会长王传江向考察组介绍了有关情况:1931年12月16日,童长荣接替廖如愿担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不久,在瓮声砬子召开了东满各县党团负责人联席会议,史称“中共东满特委瓮声砬子党团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东满各县党团负责人及党团积极分子共40多人。会议传达了中共满洲省委关于加强党对游击队工作的领导的指示精神。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选择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创建游击队、开辟抗日游击区的指示精神,就如何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发动农民运动、建立农民武装、创建东满抗日游击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东满特委瓮声砬子会议历时10天,经过广泛的学习讨论,使与会人员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斗争方向。

  东满特委瓮声砬子党团会议的召开,使瓮声砬子地区成为党领导东满农民对敌斗争的策源地。“春荒”斗争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延边大地,参加斗争的各地农民群众达到20余万人次,日本侵略者在东满地区苦心经营的反动势力基本瓦解,这些地区被党领导的革命群众所控制。

  2017年以来,在安图县老促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投资55万元,在中共东满特委党团会议召开地,建设了“东满特委党团会议会址”碑刻、东满特委党团会议展览室、红色文化长廊、服务中心、登山栈道等,年接待游客近万人,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中共延边州委组织部、中共延边州委党校命名为“州级干部教育基地”。

  在安图县“德林”公园,考察组一行瞻仰了民族老英雄王德林将军雕塑。王传江副会长介绍说,王德林1878年出生在山东沂南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894年,他为生活所迫跟随逃荒的乡亲们到东北谋生。1900年,沙俄军队入侵东北,王德林与好友孔宪荣一起,组织起一支以铁路工人为主体的武装队伍,开展抗俄斗争。1917年王德林的队伍被收编为东北陆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德林与“老三营”的官兵群情激昂,纷纷要求抗日。1932年2月,王德林率部成立抗日救国军,王德林任总指挥。在1932年10个月的时间里,救国军转战安图、敦化、宁安、海林等地,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东北抗日救国军的士气,队伍发展到6万余人。1932年11月下旬,日军纠集重兵“进剿”救国军,王德林等抗日将领联名向全国通电乞援,但国民党政府却坐视不救。1933年1月,王德林率伤员及眷属退入苏联境内,抵达莫斯科时,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933年5月5日,他绕道欧洲、香港回国,奔走于上海、天津、郑州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将在关内募得的8000块银元转交东北抗日救国军。“七七事变”后,南京国民党政府委任他为光复军第二路指挥,他不顾年迈体弱,奔走呼号于豫鲁等地,筹备组建抗日武装。1938年,王德林在家乡成立光复军卫队营,同年12月病逝,享年60岁。中国共产党得知王德林逝世的消息,在延安《解放》周刊发表专文悼念:“王德林将军虽死,王将军保护祖国及杀敌的精神却不死,愿我爱国青年,共同学民族老英雄为国奋斗的精神共勉之。”

  为了纪念民族老英雄王德林,2017年,安图县老促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利用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30.5万元,在“德林”公园建设了民族老英雄王德林将军塑像。

  在珲春市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珲春市老促会会长尹锡庆、副会长金今福、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春勇向考察组一行作了介绍。该博物馆以“红色情怀·民俗风情”为展览主题,由毛主席纪念馆、开国将帅名录馆、将军摄影书画馆、民俗馆、珲春历史馆等馆组成。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经历的苦难与辉煌,时刻警示国人勿忘历史,坚定信念,开创未来。开国将帅名录馆收藏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授衔的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共计1,612位将帅的标准照及简历。将军摄影馆展出将军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在不同时期用镜头记录党和军队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伟大祖国大好河山和英雄人物等作品。将军书画馆收藏近500位将军的书画作品真迹,突出展示将军书画大气、豪气、正气、雅气的艺术风范,抒发了共和国将军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对军队和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之情。民俗馆展示了汉族、满族、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博物馆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于一身,是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和课堂,为推动珲春市红色主题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为打造珲春乃至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品牌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胡佳副社长在结束考察工作时说,延边老区革命历史厚重,通过这次考察,使我们对延边革命老区光辉历史和延边州老促会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一是延边抗战14年,抗联将士浴血奋战,牵制日本关东军大量兵力,为争取全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铸就了不朽的抗联精神。二是延边州老促会开拓创新,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为促进老区发展和服务老区人民,脚踏实地,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委政府和老区人民的赞誉,彰显了老促会精神。三是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作为弘扬老区精神的主流媒体,深感任重道远,今后要继续加大对老区的宣传,积极营造促进老区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四是我们把延边州作为这次培训地,也是考虑这里有较适合的见学活动条件。这次实地考察,更增强了信心。为取得培训预期效果,我们把汪清县列为这次实施“老区贫困县信息采集加工服务项目”的先行点,相信一定能够拿出信息采集人员工作培训的样本,为搞好培训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以达到这次培训目标。

  高勇会长表示,多年来,以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和红色思源网为代表的各新闻媒体,竭力宣传延边革命老区及老促会工作,有力地助推了延边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做好“老区贫困县信息采集加工服务项目”工作意义重大,关乎老区深度贫困县的未来发展。这次在延边州举办信息采集人员工作培训班,既是中国老促会对延边州老促会的信任,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检验,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向各兄弟县(市)老促会学习的机会。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圆满成果。

  (延边州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张培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