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儿 躲儿》

——铁骨柔肠 心碎一地

2021/12/17  浏览量:   作者:和龙市老促会  

  

       1927年末,杨靖宇(原名马尚德)领导河南确山农民革命运动失败后,遭到反动军阀的通缉追捕。杨靖宇的母亲张君、怀有身孕的妻子郭莲及未满2岁的幼儿马从云,也成为反动军阀抓捕的目标,祖孙三代只好东躲西藏,四处流浪。

  1928年3月23日(农历闰二月初二),郭莲在古城东北大郭庄村外村外一个不到2平方米的秫秸棚里,生下一个孱弱的女儿。身份暴露且已无处藏身的杨靖宇,接到上级指示撤离家乡,奔赴信阳开展工作。

  临行前,杨靖宇找到漂泊不定的母亲和妻子儿女。杨靖宇将刚刚出生5天的女儿抱在怀里,用脏兮兮的大脸与女儿稚嫩的小脸,紧紧地贴在一起,舍不得撒开放下。这是杨靖宇和女儿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父女之亲,也是他与母亲、妻儿的最后诀别。1929年,杨靖宇被党组织派到东北,直至1940年殉国于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

  郭莲让即将远离家乡的杨靖宇,给新出生的女儿起个名字。杨靖宇沉思片刻后轻声说道:“就叫‘躲儿’吧!”郭莲问:“是花朵的朵吗?”杨靖宇说:“不,是躲藏的躲。我干革命打赖货被敌人追杀,你们也跟我一样东藏西躲,这孩子只能叫躲藏的‘躲儿’。”从此后的很长时间里,马躲儿就成为杨靖宇小女儿的姓名。

  1934年,杨靖宇的母亲哭瞎双眼,但国民党反动派仍旧不依不饶,继续派人寻衅刁难,搜查杨靖宇下落。1935年春,杨靖宇的母亲在被敌人一顿暴打之后一病不起,随即撒手人寰。婆母去世后,郭莲知道敌人不会放过自己这一家人,便继续带着儿女躲避敌人抓捕。

  1944年,郭莲为18岁的儿子马从云娶妻方绣云,转年又把17岁的马躲儿嫁出去,让马躲儿不必再跟着自己,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直到日本投降,郭莲去世前,她最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也不知道恁爹还活着没,也不知他啥时候能回来?”弥留之际,郭莲抓着儿女的手叮嘱道:“别忘了找恁爹,他叫马尚德,小名顺清。”

  至死,郭莲也不知道丈夫马尚德早已牺牲在东北冰天雪地的长白山下,她始终坚信有一天,丈夫会跟共产党红军一道打回家乡,总有那一天,全家人还会重新团聚。

  1948年,河南省确山县城解放,马从云和马躲儿夫妻在南下的解放军队伍中,打听寻找自己的父亲,结果一无所获。

  1951年7月1日,报纸上发表一篇回忆杨靖宇将军的文章,作者是杨靖宇在东北的老战友杨一辰。由此,人们才找到杨靖宇的老家在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1953年,马从云夫妇带着3岁大的儿子来到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当工作人员指着一个大玻璃瓶告诉马从云夫妇,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体中的头颅,就是他们的父亲马尚德时,两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雨滂沱,长哭不起。

  当年杨靖宇将军的警卫员黄生发,在盛情款待首长的后人时,抱着杨靖宇杨靖宇将军3岁的孙子问马从云夫妇:“你们几个孩子?这孩子叫什么名字?”“两个孩子,他叫马小双,他妹妹叫马小平。”“给孩子改个名吧,让他们长大后继承我们杨司令未完成的事业。”

  于是,黄生发给两个孩子改名为马继光、马继先,并给他们后来的孩子依次起名为马继传、马继志、马继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躲儿再也不用东藏西躲。

  1958年2月,马躲儿到吉林省通化市参加杨靖宇将军的公祭安葬大会时,把名字改为马锦云。

  在此,特塑杨靖宇与郭莲及一对儿女分别时的雕像,以慰将军的在天之灵,以补郭莲对丈夫那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