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之父》

——革命人 永远年轻

2021/12/17  浏览量:   作者:和龙市老促会  



  李升1867年生于山东省德州屠桥街一个贫苦的搬运工家里。李升少年习武,原想练就一身本领,仗义行侠,杀尽财主贪官。经过几年的学艺和苦练,他学会拳棒和枪术,还练就两条快腿,行走如飞。

  1894年李升二十八岁时,家乡遭受水灾,生活难以为继,他就自己肩扛一条扁担下关东。开始在吉林省天宝山金矿当工人,以后又到哈尔滨卖小工。

  1898年李升到方正县开荒种地,一直干到1908年他42岁时,才与当地一位姓顾的女子结婚,并生有两个儿子。虽然稍有家业,但生活还是困苦艰难。

  1915年李升被人骗到俄国修两年铁路,受尽白俄监工和把头欺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升受俄国革命斗争影响,提高了觉悟,他参加护路队,跟着红军与白匪军和帝国主义干涉军作战。

  1919年冬,在一次与日本武装干涉军战斗失利后,队伍走散,李升又回到东北。李升用挣来的工钱栓一挂车跑“邮政”。跑过瑷珲、哈尔滨、德都、佳木斯等线路。

  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到处横行肆虐,李升非常气愤。1932年秋的一天,李升赶邮车前往佳木斯,途中被大汉奸于琛溦的伪军截住,硬把车上邮件卸掉,再装一车武器弹药,派一个伪军押运。

  李升恨透这些甘当日本走狗的伪军,当车走到江边时,他假意说车坏了要修理。等伪军大队继续往前走,只留下那个押车伪兵时,李升把伪兵打死,并迅速把尸体和车上的武器弹药都抛到松花江里,然后到一个就近的集市把车马卖掉。

  李升因打死伪兵不敢回方正,就流落到鹤立河南岸的七号屯,这是个朝鲜族聚居的村屯,李升在这里打短工,割水稻。七号屯是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所在地,中共满洲省委驻松花江下游代表冯仲云同志,当时正在这里开展抗日工作。

  汤原中心县委在七号屯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汤原反日游击队。李升在参加抗租斗争中认识了冯仲云和县委同志,他更加靠近党组织,并向冯仲云提出要求加入共产党。

  1933年初,经冯仲云介绍,李升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日伪军攻占方正县,烧毁半条街,李升的房子被烧光,老伴和两个儿子也都被敌人杀害。六十多岁的李升对敌人更加仇恨,抗日也更加坚定。

  李升到处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展许多救国会员。由于他生活经验丰富,机警沉着,腿脚又快,人送外号“李铁腿”。虽然李升年岁大点,但更易于掩护,所以党组织安排他做交通工作,让他往返于各抗日武装部队与地方抗日救国会之间传递情报,护送人员。

  一次李升去佳木斯送情报,被特务跟踪,他急中生智跳下火车。根据这个故事而创作的《红灯记》,李玉和、李铁梅是虚构人物,但跳车人的原型就是李升。

  1933 年 8 月中旬,冯仲云回哈尔滨向省委汇报汤原地区的反日斗争情况,县委派李升护送。李升同冯仲云步行500多公里到哈尔滨,顺利完成任务,并对冯仲云说:“只要你抗日打鬼子,我一辈子带着你走路”。

  从此,李升与冯仲云就感生出父子之情。后来冯仲云担任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把李升留在省委秘书处工作,以“报贩”的公开职业为掩妒,负责传递文件,圆满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李升不仅做交通联络工作,还担负护送干部的任务。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等由哈尔滨去外县时,李升都亲自护送过。他们经常以“父子”“父女”“公媳”等关系为掩护,次次都能够顺利摆脱敌人的搜查,很好地完成护送任务,所以他被抗日联军战士亲切地称之为“抗联的父亲”。

  1936年,汤原县年仅12岁的李小凤(即抗联老战士李敏),因父兄参军,母亲去世无人照料,便与李桂兰一起上山参军。她们在李升的保护下,被安全带到抗日联军部队。

  据说李小凤在路上问爷爷怎么60多岁还能在山路上健步如飞,像年轻人一样?李升回答:“革命人永远年轻”。

  1938年夏,李升在依兰因叛徒告密被捕,判处十年徒刑。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李升才走出监狱,此时他已年近八十。

  1948年冬,鲁艺学院几位艺术家到东北采风,他们根据李升的故事创作出新中国首部大型歌剧《星星之火》,其中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为经典唱段,剧中表现的正是这位“年轻”的革命老人带着李小凤上山参军的情节。

  1951年国庆节,李升被选为东北抗日联军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毛泽东得知李升事迹后,亲自接见他,并送给他一副手杖,上刻“革命之父”四个字。而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则仍旧习惯称他“抗联之父”。

  冯仲云、薛雯夫妇一直把李升当父亲,并接到身边奉养。李升老人在上百个抗联“儿女”的顾念关照下,得以幸福安享晚年,高寿95岁。

  在此为李升老人塑像,以纪念这位“年轻”的革命人,也怀念那革命年代的红色大家庭。